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供油路线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供油流程:油底壳、集滤器、油泵、油道、滤清器。润滑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清洁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温度适宜的机油不断供给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使发动机能够正常工作。
主油道的另一条分油道直通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此油道也有五个分油道,分别向五个凸轮轴轴承供油;在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的后端,也就是整个压力润滑油路的终端装有最低机油压力报警开关。当发动机起动之后,机油压力较低,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闭合,油压指示灯亮。
按润滑供油方式的不同,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飞溅润滑是利用曲柄搅动机油,把机油油滴甩到发动机各部位进行润滑,早期的发动机大都采用飞溅润滑,这需要布置较长的曲柄,使曲柄在转动时能深入到机油面以下。
进入凸轮轴润滑油路的机油部分用于润滑凸轮轴轴承,另一部分进入凸轮轴正时调节器。机油最后回流到油底壳。丰田ZR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如图6-4所示,通过链条驱动齿轮油泵,缸体上还有喷油嘴用于冷却和润滑活塞。而丰田2NZ-FE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通过曲轴直接驱动油泵。

润滑油储存在油底壳内,当发动机运作时,带动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过机油滤清器,再经机油管道送到各需要润滑的部件处,如曲轴、凸轮轴、摇臂等。最后,机油流回油池。如此往复流动,不断工作。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循环路线是什么?
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动机润滑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机油供给装置:有机油泵、油道、油管、限压阀等,可使机油以—定的压力和流量在循环系统中流动。滤靖装置:有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旁通阀 (堵塞指示器)、可清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
2、由润滑油管以及在发动机机体上加工出来的一系列润滑油道组成的循环油路。油路中还必须有限制最高油压的装置——限压阀,它可以附于机油泵中,也可以单独设置。
3、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管道、机油压力传感器、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警报灯、机油温度表、限压阀、止回阀、旁通阀等组成。
4、总结:发动机机油润滑系统进行工作时,首先是先通过机油泵进行加压,通过过滤后进入到发动机油道内对运动件进行润滑、对于一些旋转件是通过飞溅润滑的方式添加油膜,通过以上的润滑路线后,机油回流到油底壳内。
5、基本循环路线是机油泵、油道(包括发动机箱体、曲轴、变速轴、缸体和缸头等处的油道),分别把机油输送到曲轴连杆大头然后甩出飞溅润滑,以及靠油泵压力顺着油道把机油输送到缸头,润滑配气系统等零件再重力回落到发动机底部,如此反复循环。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图片。
6、要因冷却系统状况不良 人们对汽车发动机的养护,尤为重视的是润滑系统,很少重视冷却系统。殊不知汽车发动机最常见的故障,如活塞拉缸、爆震、缸体冲床内漏、产生的严重噪声、加速动力下降等等,都是由于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异常,压力过大,冷却系统状况不良而造成。
如图的发动机润滑系是怎么工作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要详细一点的_百度...
发动机润滑系统以此往复循环,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油底壳——用来贮存润滑油。在大多数发动机上,油底壳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2,机油泵——它将一定量的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机油泵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至各零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
为了使机油产生压力,在系统中要采用机油泵。为了形成循环油路,还应设有贮油容器(油底壳)、输油管路,并在某些部件上开通油道。为了不让各摩擦运动部件表面所产生的磨屑和杂质进入润滑泵油路,还须设有机油滤清器对机油加以过滤。
油底壳——用来贮存润滑油。在大多数发动机上,油底壳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机油泵——它将一定量的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机油泵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至各零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
机油供给装置:有机油泵、油道、油管、限压阀等,可使机油以—定的压力和流量在循环系统中流动。滤靖装置:有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旁通阀 (堵塞指示器)、可清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
润滑系的作用是将清洁的、压力和温度适宜的发动机润滑油(机油)不断地供给到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使机油起到润滑、冷却、清洗、密封、减振、防锈蚀的作用。 (1)润滑作用。